如何把一所民办高校打造成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平台?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如何破除校企合作“坚冰”……这些问题是黄河科技学院这所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之一。

创新引领、产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确定了这样的理念,从科研定位到合作机制,从平台搭建再到成果转化,黄河科技学院重新系统谋划学校教学科研框架,探索出了一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应用优先科研走下“神坛”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以问题为发端,面向企业、社会需求;以应用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定位与理念在黄河科技学院早已深入人心。

洛阳一家兽药有限公司是我省一家大型兽药企业,过去习惯舍近求远与上海、北京等地的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研发攻关,如今却在“家门口”尝到了甜头。

“两年前,我们开始承接公司研究部门的一些项目。随着对我们的研发能力认可,企业逐渐将兽药的分析、分离和提纯项目都转移到这里。”学校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长郭建介绍,如今,研究所的纳米金产品服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全国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所孵化的医药公司先后为国内外20余家药物研发企业提供分子的设计、合成、分析、分离等服务。

在黄河科技学院,做科研再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再不是论文累牍、纸上谈兵。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智慧农业等主导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学校全方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学校16个研发中心全部实现技术产业化,孵化了河南晟翔医药有限公司、美国升阳医药公司、河南奥孚森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强校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教育与实际脱节,人才培养难以匹配企业需求,一直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的难题。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则是破解产教融合困局的关键所在。

在黄河科技学院,许多老师都有着“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教师,也是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学校坚持外引内培,致力于打造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确保产教融合顺利推进。

外部“引进来”做“增量”。学校打破教师和技师的界限,积极引进柳冠中、何晓佑、张福昌等近百位艺术设计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工厂式院校、院校式工厂有机融合。目前,学校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89人担任行业导师。

对内盘活现有的“存量”。每年学校都会选送专任教师到复旦大学、汉威电子科技等高校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挂职,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每名教师的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实践经历都是重头戏;想要当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双师双能”成了必要条件。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81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3.95%。

同时,学校还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的教师160余人。

搭建平台校地校企协同创新

在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部,每天都有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之后,来到学校创客工厂的实训车间,通过电脑设计、仿真模拟、数控操作来制作钢压阀门和轴心。这是学校与河南西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数控实验室项目。

公司驻黄河科技学院教育培训经理薛海波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将部分研发功能转移到了校内,让企业员工与教师、学生共同进行实训教学、科研创新攻关、产品加工工艺改进,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培养与社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毕业生,是黄河科技学院多年来践行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践中,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相统一为目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加强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合作。

校地合作,提供协同创新发展动力。与二七区政府在校内共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有关部门每周集中办公,提供工商、税务等一站式服务;与郑州市知识产权局联合设立服务站,为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市、区人社部门协助发布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为入园项目提供创业咨询、项目推介、社会保障等服务。

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与华为公司、中关村软件园、黎明重工等企业和园区合力打造高品质产业基地;积极引企入校,共同推进文化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拓展育人的广度和深度。

链接资源,搭建高层次科技平台。整合国际国内知名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资源,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等50余个高层次科技平台纷纷落地。

“产教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有助于拓展高校与企业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各方共建共享共赢。

如今,一个立足区域的高技术领域创新平台已经显露雏形,黄河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已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