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百度-高端生活第一网

“世界自闭症日”来临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康复师

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4月2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又叫孤独症,通常在3岁以内发病,患病率在1%左右,近年来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这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存在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特征。专家提醒,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出生后各阶段发育水平,早发现、早干预,能够帮助自闭症孩子更好地康复以及融入社会。

“很多家长发现两岁多的孩子说话不好、或者叫名字没反应,有的是上了幼儿园无法和其他小朋友正常交往,才带孩子到医院来。”4月1日,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方栓锋告诉记者,大部分患儿都是在2.5-3岁被确诊,但其实很多症状在早期都有迹可循。据悉,河南每年大概新增自闭症患儿1.6万,总的患病人数在30万左右。

通过观察孩子的社交和沟通可早期识别自闭症。孩子出生后,家长可根据不同月龄孩子的发育标准进行对照,衡量孩子发育水平。

另外,5个“不”是自闭症患儿早期的鲜明特征。“不(少)看,很少跟人目光对视;不(少)应,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但是听力检查正常;不(少)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对感兴趣的玩具、食物等不能用手指出。”方栓锋说,同时还有不(少)语,多数孤独症患儿存在语言延迟现象;不当,指不恰当的使用物品。”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全面评估。

自闭症发病原因不明了,目前没有特效药可治疗,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非常关键。自闭症是一种慢性、长期疾病,需要进行认知、感统、行为等多方面康复治疗,但不能依靠医院,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方栓锋表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康复师,学习掌握规范的康复训练方法,在生活中对自闭症患儿进行程序化、规律化的强化康复训练,能够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进而融入社会。”

【责任编辑:朱婉倩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关注河南一百度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微博
空间

推荐

点击右上角按钮
分享给您的朋友或是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