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儿童自闭症与毒素代谢有关?”“抑郁,是肠道内菌群失调惹的祸?”一位67岁老爷爷与57名小少年的神奇对话颠覆了传统认知。聆听微生物安营扎寨35亿年、扮装成有害菌参与细菌大作战、在显微镜下观看小精灵……昨天上午,大河报小记者、“豆状元杯”小作家与“百合仙子”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六一儿童节。
感动 67岁老专家扮成“百合仙子”
“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有几大类吗?”“你们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吗?”
5月30日上午,郑州金百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会议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大河报小记者、“豆状元杯”小作家。
当日,恰是第5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而前一天则是第17个世界肠道健康日。
由大河报社、郑州新农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郑州金百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迎六一,爱科学,爱生物”科普公益小讲堂在这里热烈开讲。
为了让孩子们在近距离品味和领略微生物世界奇妙的同时,更能从小深刻感悟科技精神和生命关怀的力量,67岁的微生态领域专家、金百合董事长杜灵广先生亲自穿上白大褂,扮作“百合仙子”的模样,奶声奶气地为孩子们上了精彩一课。
“地球上的生物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动、植物我们都肉眼可见,唯有微生物我们看不见或看不清,这就是细菌。细菌分为八大类,细菌、真菌、病毒是我们熟知的,还有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是不常听说的,几十亿个细菌堆在一起,才有一个小米粒那么大……”
台上PPT页面不停反转,杜爷爷声情并茂。
台下大眼睛频繁忽闪,小朋友兴趣高昂。
“孩子们,你们身边有特别不爱说话的小朋友吗?你们听说过孤独症也叫自闭症吗?你们知道为什么调皮的小朋友聪明吗?这看上去是性格原因,其实都跟肠道内的细菌有关……”“我们对肠道微生物组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知的是,当孩子摄入一定量的益生菌后,益生菌就会在肠道内与致病菌争夺营养,让致病菌无饭可吃,从而减少致病菌的繁殖力。益生菌多了,致病菌无处安家就会随着其他食物消化的残渣被排出体外,这就像是给孩子的身体建了一个‘兵工厂’……”
57名小学生,57位孩子家长以及十数位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喜聚金百合,围绕“细菌是敌人还是朋友”“对细菌是赶尽杀绝还是和平共处”“是细菌恶贯满盈还是人类傲慢无知”等,展开了3个小时的强互动、广链接、超体验。
杜灵广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理事,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既是河南省劳模还是科技创新英才,光环耀眼,著作等身。
他用自己15万字的《为菌正名》专著和27页图文并举的PPT,带孩子们进入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微生物世界。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六一儿童节。
惊喜 57位小少年个个都是“小精灵”
寓教于乐,直至知行合一。
不同于以往的位次排列,本次活动的前5排,是清一色纯真明媚的小面孔。全体家长坐在后排,科技大咖环绕周围,统统为他们让出C位——“豆状元杯”是属于孩子们的主场,他们才是金百合豆状元“迎六一,爱科学,爱生物”的主角,孩子们要用自己的双眼细致观察生活,他们要在生活中培植科学素养。
“你是不是一听到‘细菌’就害怕?细菌是大坏蛋?其实不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约1000种、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90%是好的,只有0.9%是坏的,9%是中间派,中间派是墙头草,随风倒,谁势力大跟谁跑……”
前台有杜爷爷知识讲解,后方是小姐姐手把手传授如何在高倍显微镜下查看菌群。
孩子们的小手高高举起,踊跃参与,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拨开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微生物起源早,发现得晚。地球的年龄有46亿年,首批居民“微生物”出现在35亿年前,而人类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
细菌虽早已在人体内安营扎寨,人类却毫无觉察,直到300年前被一个看门老头发现。
十七世纪的荷兰有个名叫列文虎克的人,小时候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16岁在一家布店当学徒,但他却有磨制透镜的喜好并一直痴迷于在放大镜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40岁他谋得了一份市政看门人的闲差,这使他越发有时间发扬自己的爱好。彼时,他磨制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其他人。终于在1674年,他在雨水中发现了大量形态各异,活动优美难以置信的极小生物。只是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这些微生物会产生许多有用物质和引发人类严重疾病。
又过了200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证实了细菌和疾病的关系。昨天,当代微生态专家杜灵广先生把这些“小精灵”带到了孩子们面前。
《细菌大作战》游戏环节,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热情澎湃地跑到台上,穿上标注着好菌坏菌和中间菌的道具,跟随“金百合”的小哥哥小姐姐们玩起了“细菌大战”,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台词配上时而阴森怪诞时而明媚温情的音乐,有益菌很快打败了有害菌,孩子们欢呼雀跃。
会议厅后方,百合小颖姐姐们指导孩子们如何看显微镜。
科学性在前、趣味性在后,显微镜的世界会打破孩子们的思维惯性。世界那么大,生命那么奇妙,这些“小精灵”凝神聚气,仔细辨认,微动手指,仔仔细细观察着另一个世界的“小精灵”……生物奇妙的“无中生有”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亲眼看到不为人知的微观世界,小孩子的心灵有了极大震撼。
“这些细菌在一个我们从来就无法看见无法感知的世界忙碌着,看起来是那么渺小不足挂齿,但它却决定着我们的生死存亡。细菌无处不在无时无刻都在发挥作用,好菌可以用来生产维生素,帮助人类对抗疾病,坏菌会随着我们的坏习惯大量繁殖让我们生病,它们是敌人也是朋友,就看我们怎么对待生命……”孩子们纷纷感叹微生物的奇妙,惊呼声与笑声此起彼伏,快乐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情怀 “豆状元杯”走进金百合为“菌”正名
“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人体内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而80%的细菌都居住在肠道”“科学已经证明,自闭症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一个个新观点的出现颠覆了现场嘉宾的传统认知。
在场孩子们仔细聆听欢快答疑,时不时低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家长们似有感悟若有所思,活动就在这一蹦一跳一问一答之间缓缓落下帷幕。
据记者了解:“豆状元杯”小学生创意写作大赛自开设以来,一直深受孩子们喜爱。在这个平台上,孩子们可以不拘形式、尽情发挥,充分表达内心真实感受。
作为中国第一少儿公益平台,今年1月28日,“豆状元杯”在以往写作的基础上,打造“每周两个孩子,每月一场活动,每季一个主题,每年一本书”的新模式。
昨日走进“金百合生物工程”,是“豆状元杯”2021年度的第5场活动,往日一直着眼并着力于科研的金百合团队为迎接孩子们做了精心和专业的准备。
董事长杜灵广先生受访时表示,公益小课堂就是想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小视频、参加细菌大战、在显微镜下观察小细菌、有奖知识抢答等活动,了解人类身体的有益菌,让孩子们热爱科学,热爱微生物。“我们也希望通过六一金百合豆状元微生态公益小讲堂活动,为‘豆状元杯’创意写作大赛内容赋能,更期待能长期持续为教育事业和孩子成长做贡献……”
“豆状元杯”创设人李胜利先生对金百合杜灵广教授的支持和参与表示了深切的谢意和敬意。他说:“我从这些志同道合者中汲取了很多智慧和力量,更企盼‘豆状元杯’能有更多爱心和责任机构参与进来,各方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合力,多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科学活动,使孩子们的梦想不仅仅停留在笔端,更让孩子们走出去,看到世界的辽阔和生命的奇妙……”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周星 通讯员 李青川 图片拍摄 视频制作 余明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