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对照中央要求,结合河南特色,我省出台的《实施意见》在诸多方面实现创新。”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意见》突出红色主题教育,要求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将优秀劳动精神融入大中小幼劳动教育全过程;突出农业优势,鼓励农村中小学开展耕读教育,根据农时需要适当安排农忙假,支持学生深入农业示范园、高标准粮田、智慧农业综合体等参加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实验小学开设的劳动课,将红色劳动精神和耕读理念融入到了劳动教育课程中。“我们在林州红旗渠边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设计了农耕体验、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手工扎染、版画制作等十多门特色课程,将红色劳动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河南省实验小学校长王献甫说。

劳动教育并非新名词。曾几何时,“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是每个孩子都会唱的歌谣。但随着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劳动教育在不少校园里长期处于“缺课”状态。

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马荣华看来,劳动教育的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存在观念偏差。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将劳动和劳动教育概念简单等同,在一些职业学校,“有教育无劳动”和“有劳动无教育”问题同时存在。

“事实上,劳动教育不仅有劳动技能要求,还有劳动观、劳动素养和劳动精神等内涵要求。”马荣华说,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这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的保洁人员相对较少,但校园里每天都保持干净整洁。据马荣华介绍,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很多卫生保洁工作,都是由在校生完成。我们在大二年级专门设立了劳动周,学生除了要学习劳动知识、劳模精神等必修课程外,还有一整周值日活动,轮流负责装扮校园,让劳动意识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根。”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出力流汗,更多的是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劳动意识。“我们校园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场地,孩子们在农场里不仅可以学到松土、施肥、锄地等基本的劳动技能,还可以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从劳动课上学到相关农事知识。”省实验小学科学组组长王星娜介绍,每当遇上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劳动课的老师都会带着学生学习制作香包、青团、扎风筝等,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体会劳动的乐趣。

“《实施意见》的另外一大创新,是把学段内容要求拓展到了幼儿园阶段。”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幼儿园要注重劳动意识启蒙,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时期是劳动意识萌芽的关键期。”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认为,幼儿劳动教育应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只有这样,劳动教育才能结出育人的“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冯军福)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