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

车水马龙的开封市明伦街,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屹立在著名的开封铁塔旁,这,就是河南大学——河南目前仅有的2所“双一流院校”之一,另一所是顶着“211”光环的郑州大学。历经一个暑假的静寂后,这里不久前刚刚迎来2023级新生,校园里又充满了青春活力。

曾几何时,河南大学为全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的1952年,在教育部的号召下,河南大学相关教学院系被拆分出去,支援全国其他薄弱的地方筹建大学,现如今赫赫有名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13所高校,都能找出当年河南大学的“影子”。

此后的河南,虽在高等教育事业上“元气大伤”,但依旧负重前行。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距拆分河南大学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河南的高等教育事业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善抓机遇的河南人,不放过任何一次发展高等教育的机会,正在加快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的步伐,强力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河南将迎来高等教育崛起的“复兴时代”。

多所一流院校,都能找到“河南身影”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历史文化厚重的河南,在文化教育上历来不弱。从过去的书院、学堂,到现当代的学院、大学,河南的教育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不曾有断裂。

远的不说,就是近现代和当代时期。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创立,30年后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彼时,河南大学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齐名,并称为高等教育史上的“五驾马车”。

值得注意的是,国立河南大学正式挂牌之时的1942年,正是饥荒年代。但尽管如此,河南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仍未因经济困难而搁浅。“勒紧腰带办大学”,可见河南人对知识的渴望,是镌刻在骨子里的。

1948年,由中国共产党人在河南创办的第一所革命大学“中原大学”,在豫西解放区宝丰县成立,并于同年11月迁至开封办学。

更早的时候,19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焦作路矿学堂在焦作成立。后来,这所院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焦作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大学、中原大学、焦作工学院,这3所院校听起来很平常,但在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说河南大学。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3年多时间,教育部号召实力较强中的重点大学支持薄弱地区,位于当时河南省会开封的河南大学首当其冲。此后,河南大学多个教学院系被拆分,形成了今天的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南大学等13所高校。

再说短暂存在的“中原大学”。1948年11月,中原大学迁回开封河南大学原校址办学后不久,于1949年8月被迁往湖北武汉办学。其主要系科、学院成为今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及广州美术学院前身的一部分,而部分办学资源则汇入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今中南民族大学),为现今武汉地区诸高校源头之一。

最后说“焦作工学院”。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将焦作工学院拨归燃料工业部领导,1950年3月,又将新开办的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焦作工学院,并以焦作工学院主体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也即是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

除去上述3所相对知名的高校,再举一个“冷知识”的大学溯源事例。现在位于四川的成都医学院,其创办前身也在河南,可追溯至1947年豫皖苏军区在河南周口地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16年,成都医学院创办70周年前夕,该校曾派专人到河南周口“寻根问祖”,找寻当年的校史资料。

河南高等教育负重前行,扛起百万学子的大学梦

善讲奉献的河南,把自己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支援其他地方后,选择了负重前行、继续拼搏,再次打造出立足河南的品牌高等院校。

1956年,河南大学“拆分”4年后,教育部考虑河南高等教育的现状,决定在新的河南省会郑州市支持创办“郑州大学”。两年后的1958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申请要求,最初由教育部直属的郑州大学划归河南省管理,而该校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建校40周年后的1996年,郑州大学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7月10日,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强熔铸,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掀开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新篇章,成为河南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之一。

而当初“拆分”后的河南大学,虽然“元气大伤”,但也并未因此“躺平”。该校部分院系或独立建校或并入兄弟高校,校本部曾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河南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7年9月,该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学校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除了上述两所“双一流院校”外,河南的其他高校也在稳步发展。由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河南农业大学,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位于洛阳市的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现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位于新乡市的河南师范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而其他位于省辖市的,诸如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等,以及还有遍布各地的高职高专院校,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办学特色的大学,支撑着百万学子的大学梦。

值得点赞的是,以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大学为龙头,包括分布在一些省辖市的师范本科高校,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出扎根河南、奔赴基层的数十万计的教师人才,为河南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师资基础。

202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普通(职业)高等学校156所,包括普通本科学校56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1所,高职(专科)学校99所;高等教育在校生282.33万人,其中,本专科在校生分别为137.14 万人和145.19 万人。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行稳致远的河南高校,扛起了百万学子的大学梦。

推动“三个调整优化”,河南高校迎来提档升级

若论高等教育的规模,河南超过京津沪以及广东、江苏等沿海相对发达省份。2022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河南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82.33万人,招生93.66万人,双双保持全国第一。

然而,高等教育大省的河南,却算不上高等教育的强省。缺乏“211”、“985”等重点院校的短板,让河南的高等教育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对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鲜明的河南高校发展方向,即:把高校“三个调整优化”作为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打造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的关键之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的务实之举,下非常之功、用非常之力,系统性优化配置全省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高校结构布局、做强优势学科学院、打造特色专业集群,不断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所谓“三个调整优化”,是指:“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积极推进河南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方面的调整优化。”

在这一战略布局之下,河南正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系统高效配置教育资源,打造郑大、河大“双航母”,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第二梯队培育,做强理工科,填补空白点,优化结构、建强学科,推动全省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就在不久前的8月21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受聘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几天后的8月30日,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聘任仪式举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受聘担任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也就是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多少幢大楼,而在于有多少个大师。

在音乐和戏曲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艺术大家,到河南担任高校相关学院院长,是河南高层次音乐戏曲类院校建设迈出的一大步,填补了河南高校类型的空白,被外界和业内视为河南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布局下结出的丰硕成果。

此外,河南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具有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工科”特色的两所大学——河南电子科技大学和郑州航空航天大学。上述举措表明,河南高校正在朝着“三个调整优化”的既定方向奋勇前行。

河南高等教育迎来发展机遇,或将迎来“复兴时代”

“针对目前河南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为导向,着力调整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坚持内涵建设、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提升质量,优化布局,弥补短板,强化服务。”在2022年7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原高等教育论坛”上,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刁玉华做主旨报告时谈道。

根据规划,到2025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60%,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将达到310万人,力争使理工类本科高校占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理工类本科在校生人数占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的比例均提高到50%左右。

同时,河南将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提质进位,拉高标杆,使其成为示范引领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双航母”;将支持河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开展一流学科创建,全力培育第二梯队,推动2—3所大学进入“双一流”大学行列。

此外,河南省还将新组建5所左右大学,增设10所左右普通本科院校、10所左右职业本科院校、50所左右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使普通高校总数突破200所,高等教育规模、结构更加合理,更好满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到2035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65%,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将达到360万人,力争“双一流”建设取得新突破,通过高职高专学校升本、本科学校分立等方式,实现科类布局全覆盖,再组建5所左右大学,增设5所左右普通本科院校、5所左右职业本科院校、20所左右专科层次高职学校,使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南正在谋求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突破。

一个最近的消息是,2023年7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关情况。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教育部将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河南不仅符合中西部地区的定位,更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省。

顶层设计上的政策支持,加上河南自身的加压奋进,河南高校的明天值得期待!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